矮化蘋果苗培育技術
蘋果被矮化作為盆栽而深受人們喜愛,由于容器的體積有限,將根系限制在很小的范圍內,因此必須使有限的盆土具有比自然土更高的肥力,以維持盆栽下正常的生命活動。蘋果樹盆栽種植注意事項重在水肥管理,因為澆水是盆栽蘋果決定產量和質量的主要因素,一般應根據天氣變化給水,見干見濕,澆透即止,切不可大水澆灌,反復澆,以免沖淡盆栽營養,浪費糞肥或漚根。
蘋果樹的盆栽法
選擇花盆
花盆應選擇通風良好,有利于根系生長,且價格低廉,形狀以圓形為宜的瓦盆、木桶、木箱,在各種質地的容器中素燒瓦盆最適合種植果樹。根據需要,可以選擇花盆的大小,一般室內或陽臺擺放花盆直徑25~45厘米,內徑20~35厘米左右。
盆土配置
1、肥沃熟土6份,河沙2份,腐殖質羊糞1份,腐殖質發酵葉和馬掌1份,過篩后按比例混合均勻。
2、堆肥土5份,園土2.5份,沙土2.5份,再加入0.5~1千克每立方米25%氪磷鉀復合肥混合均勻。
3、園土4份,腐殖土3份,細紗土2份,草木灰1份,充分混勻,翻動,過篩。
上盆法育苗
選用健壯、芽眼豐滿、無病蟲為害的幼苗在春季發芽前進行盆栽,栽植前先修剪根系,剪去壞死的根系,修平受損傷的側根,過長的側根剪短其長出須根,盡量保留有用的須根,過長的須根剪留20厘米左右,并用5度石硫合劑浸根消毒。種植時在所選的盆底洞穴上鋪幾塊碎瓦片,放一層粗砂土,加入一部分養分土,放入苗圃中,將根系均勻排列,再用足養分土壓實,澆足水,并覆上地膜。
養分管理
由于根系生長受到限制,盆栽果樹對養分的吸收遠遠不能滿足果樹的生長需要,因此應特別重視肥水管理。施用有機肥為主,施用速效肥為輔,以少施多追,結合根外追肥。普通生育期每7~10天左右施一次稀釋的有機肥液,前期還可與有機肥液交替施2~3次尿素,9月最后一次施肥時,可在盆土上施用少量的氮鉀復合肥,井中追肥時可加0.3%磷酸二氫鉀和0.3%尿素,以保證營養供給。果樹的生長周期應保持盆土一定的濕度,待其干后及時澆水,但也不宜過濕。夏季早晚各澆一次,秋季隔天各澆一次,休眠期要嚴格控制澆水,盆土應盡量保持干燥。
控冠成形
樹形選擇:盆栽果樹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所種樹木的生長特點,發揮豐富的意象作用,塑造出自然圓頭、塔形、雙枝形、鹿角形、獨枝懸崖形、垂柳形、龍曲形等具有審美觀賞價值的樹形。
控冠修剪:果樹盆景栽培中,控冠技術起著關鍵作用,可通過中砧矮化與短枝品種相結合,結合早果促花技術應用,如環割、抹芽、摘心、拔枝,適當增載、縮枝等技術來控制樹冠。通過化控技術,還可以使幼樹矮化,使幼樹在生育期葉面噴施2~3次矮壯素、PBO、多效唑等植物生長抑制劑,使枝條粗壯,節間短,植株矮化。
花果管理
大多數果樹具有自花不結果或自花結實率低的特點,可以通過嫁接授粉、人工授粉、花期噴硼等措施來提高座果率。對于花芽量大、座果多的盆景,應嚴格疏花疏果。為了提高果實的品質和盆栽果樹的觀賞價值,可以對果實進行套袋,并在果實成熟前15~30天貼花。
病蟲防治
由于盆栽果樹管理精細,透氣性好,生長健壯,所以病蟲害較少。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方針。病蟲害
后,及時摘下病枝、病果、病葉,刮除病斑,人工捕捉害蟲。嚴重害蟲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采用1800倍液和20%白螨素2000倍液防治蚜蟲、紅蜘蛛和其它害蟲。
蘋果盆栽的換盆管理
1、換盆的條件。
2、如果原盆土經過長期的選育,吸收了礦質營養,使其呈現缺素癥狀,或盆土的物理性狀變差,通氣性變差,植株生長不良,則可以用原盆土來代替培養土。由于植株過大,原有的盆土已不適應植株生長的要求,要擴大盆土體積,增加根系吸水面積,必須更換較大的盆土。
3、盆栽生長的多年生植物,年齡較大,根系在盆栽中交叉生長,相互擁擠,盤根錯節,影響新根的生長,吸收養分的能力明顯減弱,此時需要換盆栽,加上適當的肥培,對根系進行適當的修剪,起到根系的健壯更新,增強樹體生長效果。
當發現根部有害蟲時,要及時修剪,并結合防治害蟲的方法進行換盆。
換盆時間:春、秋兩季均可。盆栽果樹秋梢停止生長后,應在根系出現第三次生長高峰前進行。春天落葉果樹的根系在初生前就開始生長,而常綠果樹一般都在梅雨期。
換盆法:應以不傷根或少傷根為原則。具體操作按盆大小確定,盆徑小于40厘米時,換土時可用左手握植株基部,右手輕拍盆壁,然后取下盆,雙手將植株連根拔起。若容器較大,或桶種植,最好提前2天澆透水,然后用繩索系住蓋子,小心橫倒缸筒桶,輕拍缸壁,使盆土與盆壁分離。一個人用雙手緊緊抓住氣缸口,另一個人使勁把它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