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蘋果苗培育技術
矮化自根砧蘋果苗栽培是世界蘋果發展的方向,矮化砧木是實現蘋果矮化栽培的最主要途徑。發達國家大量采用自根砧苗,與中間砧苗相比,自根砧苗具有園形整齊、結果快、產量高、質量好等優點。雖然我國發展緩慢,但在這方面與很多果農對蘋果根砧苗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關,另一方面與我國根砧苗木繁殖技術的弱點有關。本文總結了三種矮化自根砧蘋果苗的繁殖技術。
1.直立壓條法
母本繁殖田準備完成后,按行距2米開溝精巧,開溝時,表土和底土盡量分開,表土用于母株種植,底土用于后土種植,溝深、寬均30-40厘米,坑高30厘米,定植前溝底施足基肥,母株用于溝底
定植當時,最好不要進行培土壓條。在這個時期,母株處于恢復生長的階段,急于繁殖的話,不僅當時的出苗率低,苗木的質量差,母株的損傷也會死亡。也會影響改年的繁殖系數。定植母株的當年,主要要要加強田間管理,保證母株的成活率和健壯生長,為明年的繁殖奠定基礎。
第二年春天,當腋芽發芽前或開始發芽時,母株留下2厘米左右剪掉,促使基部發芽。之后,萌囊新梢生長高度達到20厘米左右時,北京地區約5月下旬至6月上旬,鄭州地區5月初開始第一次培育土壤,培育土壤前澆水,行間撒有機肥料和磷肥。
培土時,適當分散過于密集的萌芽,通風透光,有利于新芽的生長。這次培土高度約為10厘米,寬度約為25厘米。為了避免雨水清洗,培土塊的上下部的寬度一致。之后,經常及時澆水,保持土埃的濕潤,使土壤與新梢緊密接觸。大約一個月后,當萌囊意梢高度達到40厘米左右時,進行第二次培土,培土高度約為20厘米,寬度約為40厘米。第二次培土后,背部和溝底部的位置相互交換,即原龍背部變成龍溝,原龍溝變成龍背部,母股位于城市背部的中心。一般培土后20天左右開始扎根。
到冬天為止,北京地區一般在11月上旬、中旬分株育苗,在南部溫暖地區,育苗管理條件良好,從秋天開始立即栽培,可以縮短育苗期。如果管理粗放的苗木生長不好,可以延長到第二年春天,有助于提高苗木根系的質量。分株育苗時,首先要扒開龍,用小手鏟或鉤子扎,先從外向內,從下向上挖,從外面的土出來后,從壓根系的主要分布層的下向內挖,然后用小手鏟子松開龍背中間的土包,從龍背上挖,減少根系和苗木的損傷。
扒開土龍后,每根萌基部,在母株附近留下2厘米的短樁切斷,沒有生根的萌芽也必須同時切斷。母株基礎好,株齡大,枝數過密時,可相應降低剪切部分,時尚需要更新剪切舊樁,防止剪切部分上移,培土部分也上移,今后培土困難。分株出苗后,在母株的切口處,覆土稍微封閉,以免母株凍結或風干。第二年,再次刮土,用這種方法繼續繁殖。
2.水平壓條法
圍地準備好后,按行距1.5米、株距30-50厘米定植母株,每畝可定植888-1、480株。選擇優良的母株和溝底呈450角傾斜裁剪。
定植當年可以水平壓條。壓條時,在腋芽開始萌芽期,切斷母株頂尖生長不充實的部分,沿壓條方向劃2厘米左右深的淺溝,將枝條水平壓入淺溝內,用枝權固定,也可采用將枝尖綁在另一株苗基部的方法。按壓后,淺溝復蓋疏松的土壤,不影響腋芽的發芽,也可以防止枝條在地表燒傷。新梢生長高度達到15-20厘米時,進行第一次培育。培土高約10厘米,寬約20厘米。新梢繼續生長約1個月后,高度達到25-30厘米時,進行第二次土培,土培高度約為15-20厘米,寬度約為30厘米。第二次培土后,原行間的龍背變成洞溝,母株生長的小苗直線排列在城背上,這期間的田地管理也直立。
分株、起苗的時期和方法基本上是直立壓條,但切割時將基部生根的苗從母株上分段切割,在接近母株基部的地方留下一株或兩株,明年進行水平壓條繁殖。在蘋果矮化砧木來源少的情況下,多采用此法繁殖。
直立壓條法與水平壓條法相比,在同樣的條件下建立母本繁殖田,在繁殖初期,水平壓條比直立壓條出苗率高。同年定植母株第二年的壓條,水平壓條的繁殖系數約為直立壓條的1~2倍。但是,在管理上,壓條需要學校權利等材料,而且費工夫。直立壓條方法簡單,省工,建園初期繁殖系數低,之后隨著母株年齡的增長可以超過水平壓條。
3.寄根壓條法
這是采用嫁接和培土壓條結合的方法,將矮化砧木嫁接到實生砧苗上,培育成一年生根矮化砧苗,根據直立壓條法和水平壓條法的要求,建立短期利用的壓條繁殖田。該方法與前兩種方法的主要區別在于,前兩種方法是將自根砧苗矮化為建立壓條繁殖田的母株,該方法是將自根砧苗矮化為母株。利用發根壓條法,可以繁殖大量的矮化自根砧苗,其繁殖效果比自根砧壓條好。在繁殖初期,根砧壓條的繁殖系數約為自根砧水平壓條的0.6倍,直立壓條的2~6倍。這與寄根矮化砧有較強的實生砧根系、母株生長結實、芽眼多有直接關系。
為了防止發根砧和矮化砧苗混合,保證苗木的純度和質量,發根壓條法在生產應用方面必須注意幾點。一般來說,選擇不應該成為永久母本繁殖場的蘋果矮化砧木的形態特征容易區別的發根砧,或者選用適宜的異屬植物作寄根砧;要及時拔除寄根砧萌發的萌蘗,除萌工作最好在生長季節進行。